2007年12月12日 星期三

生質能源

心得:在全球能源已經面臨耗盡時,可能在未來ㄉ幾年已經沒有油,沒有天然氣


,所以目前科學家正積極尋找替代能源,列如:太陽能,風能..........等,相同的生質


能源,也是最新的一種替代能,不論是哪一種能源,最終都還是希望人類珍惜資


源,回收利用,或許在未來ㄉ幾年已沒有地球,所以節約比尋找替代品是更為重


要的.



科普知識,生生不息的生質能源:


http://www.nsc.gov.tw/_NewFiles/popular_science.asp?add_year=2003&popsc_aid=135


科普知識,生質能源──化腐朽為能源:


http://www.nsc.gov.tw/_NewFiles/popular_science.asp?add_year=2004&popsc_aid=123


中國時報,開源節能 我推廣生質能源:


http://tech.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Inc/2007cti-news-Tech-inc/Tech-Content/0,4703,171702+112007071100026,00.html


文/鄭曼娜,從能源作物中提煉生質柴油:


http://www.tpg.gov.tw/taiwan/9504/9504-06.htm


台灣大百科全書生質能源:


http://www.taipedia.org.tw/index.php?title=%E7%94%9F%E8%B3%AA%E8%83%BD%E6%BA%90



2007年11月7日 星期三

波蘭

波蘭共和國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地形導致了連年的戰火紛爭,幾個世紀以來波蘭的版圖也一再更改。絕大部分地區位於東歐平原,平均海拔173米)。僅南部地勢有起伏,有喀爾巴阡山脈和蘇台德山脈等,最高點海拔2,499米。主要河流有維斯瓦河(Wisła)和奧得河。波蘭境內還有冰蝕作用形成的9,300多個湖泊,大部分集中在北部,最大湖泊為希尼亞爾德維湖。波蘭屬溫帶大陸性氣候,闊葉林發育,冬天寒冷、多雲、多降雨,夏天潮濕、多雷陣雨。

絕對位置 東經 21.0 北緯 52.15
相對位置 西面與德國接壤,南部與捷克和斯洛伐克為鄰,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在東,東北部和立陶宛及俄羅斯接壤,北面瀕臨波羅的海
特色:這是7月7日拍攝的穆斯考爾公園(德國公爵皮克勒公園)內的“新王宮”。這座意大利式建築風格的王宮建于1520-1530年間,是穆斯考爾公園內的主建築,目前正在修繕。穆斯考爾公園位于德國和波蘭交界處的巴德穆斯考小鎮。近日在蘇州舉行的第28屆世界文化遺產大會上,由德國和波蘭聯合申報的穆斯考爾公園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阿根廷-巴里羅切

巴里羅切is a city in the province of Río Negro, Argentina, situated on the foothills of the Andes, surrounded by lakes (Nahuel Huapi, Gutiérrez Lake, Moreno Lake and Mascardi Lake) and mountains (Tronador, Cerro Catedral, Cerro López). It is famous for skiing but also great for sight-seeing, water sports, trekking and climbing. Cerro Catedral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ki centers in South America.
絕對位置 東經71.17 南緯41.08
相對位置 隔著安地斯山脈與智利比鄰

特色:除了阿根廷的湖泊區比智利的風光優美外,和普空相比,巴里羅切 (全名San Carlos de Bariloche) 這城鎮也比較有趣的多。除了建築物蓋得更像瑞士小鎮外,這裡也有比普空好吃的餐廳及更熱鬧的酒吧。

巴里羅切的巧克力也是南美洲有名的(他們真的是很想當『小瑞士』…)。全城到處都有巧克力專賣店。最有名的一家叫“Del Turista”,據說在布宜諾斯艾利斯都有分店。

有不少背包族 (backpackers) 嫌 巴里羅切太觀光化,我倒是還蠻喜歡那裡的。以後退休後,可以搬去住的地方,又多了一個選擇。

澳洲

澳大利亚(Australia),全稱澳大利亚联邦(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是全球地理面积第6大的国家,也是大洋洲最大的国家。澳大利亚所在的大陆是地球上最小的一块大陆,通常也被稱為澳洲、澳洲大陸或澳大利亞大陸。东南方是紐西兰、北方有巴布亚新几内亚、西巴布亚和东帝汶,印度尼西亚位于澳大利亚的西北方。“澳大利亚”一词来自拉丁语中的“terra australis incognita”(“未知的南方大陆”)。

澳大利亚全国有多种自然景观,其中包括迷人的热带雨林,被称为“红色中央”的干燥贫瘠的沙漠,白雪皑皑的山峰,绵羊遍野的牧场以及引人入胜的海滨,还有驰名遐迩的天然遗产大堡礁和烏奴奴。此外,澳大利亚亦是在每年的世界最佳居住城市評選中,最多國內城市名列前茅的國家之一。


特色:澳洲 黃金海岸 夢幻般35公里長的潔白沙灘綿延35公里長的潔白沙灘, 與湛藍無垠的藍色海洋間, 以一朵朵白色碎花般的浪花相連結;黃金海岸沙灘邊的國際級渡假酒店, 以美食, 醇酒, 音樂, 舞蹈, 再加上金璧輝煌的賭場, 上演著一幕幕笙歌達旦的戲碼;沙灘上五顏六色的陽傘, 高高架起的排球網, 坐在涼椅上或躺在沙灘上曬太陽的人們, 將這個每年超過兩百萬人拜訪的黃金海岸點綴得熱鬧異常.

黃金海岸最具特色的就是分佈著眾多主題樂園, 比較有名的有華納電影世界, 海洋世界及夢幻世界等. 足夠你玩上一整天而不會膩.

中國-天津

天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個中央直轄市之一,位於華北地區海河的五條主要支流在此匯合流入渤海。「天津」這一典故最早出現於戰國時代楚國大詩人屈原(公元前340年至公元前278年)的詩歌名句中。這位處於逆境中的苦吟詩人,在《離騷》中寫下了「朝發軔於天津兮」這一昂揚的詩句。這段文采華美的詩歌大意是:搬開停車用的軔木吧!迎著朝陽從天津出發,就能到達我理想的頂峰崑崙之巔。「天津」流傳最廣的說法是「天子之渡口」的意思,是明朝皇帝朱棣想到自己奪取帝位成功,始發於渡過沽河,於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西曆1404年12月23日),傳諭旨「築城浚池,賜名天津」。一說來自同名星「天津(四)」。根據Google Earth的數據,天津市一直以來是中國市內人口第三多的城市,故稱天津是中國第三大城市。天津是華北平原的最低點和海河水系的匯流處,號稱「九河下梢」。屬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一月平均氣溫-6℃到-4℃,七月平均氣溫25℃到27℃,年降雨量為500~700毫米。

絕對位置 東經117.2 北緯39.1
相對位置 在華北平原東北,北屏燕山,東臨渤海

檢視較大的地圖

特色:租界是资本主义列强国家(包括老牌封建帝国与资本主义演化而成帝国主义的西方国家)侵占殖民地和经济掠夺的产物。对于天津的旧租界,常人有两种模湖认识:一是只有天津有租界,至少天津租界出现最早;二是八国联军入侵,就有八国租界。非是。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11月29日,英领事与“苏松太道”划定上海英租界地,是为帝国主义在我国强划租界之始。天津是在咸丰十年(1860)9月11日签订《中英续增条约》时,规定“天津郡城海口作为通商之埠”,准许英国人“在此居住贸易”,比上海晚了十多年。

  第二天法国与清廷也签订了“续增条约”:“直隶之天津府,克日通商,与别口(按指其它口岸)无异。”当年,在海河西岸紫竹林村以南一带强占了英租界;紫竹林村以北一带,划为法租界。不久,美国又逼上梁山清廷在英租界之南划为美租界。在晚清时,英法租界都有曾进行扩张,美国则放弃了租界的管辖。

  日清甲午战争(1895)之后,德国、日本在津又强划了租界。

  1900年,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占领天津,俄、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也先后强占了租界地。此时,天津共有九国租界。到光绪二十八年(1902)美租界自行交入英租界。昏庸的清政府竟在10月23日予以承认。这样,天津才由九国租界地变成八个租界。

  租界成了西方国家入侵的桥头堡,也是威胁京都的“基地”。表面上看,“开埠”“通商”这些中性词毫无恶意,实际上掩盖不住内中的不平等关系。中国为什么不能到入侵国家开埠或通商呢?实际上,开埠与通商就是“侵略”的合法化与公开化。租界地,也就是帝国主义国家在我国的“国中之国”,他们享有自治权、司法权。租界内设有“工部局”,从名称看,毫无政治意义,仅仅是负责地区(租界)的建设性业务。实际上却是租界内的统治机构,全由外国人发号施令,对中国主权疯狂践踏。他们在租界内开设洋行、银行,成了经济侵略的吸血管道;又倾销侵略国家的商品、军火、甚至毒品。德国礼和洋行内的“五金部”业务,竟有军火生意,向中国军阀销售了大批的枪炮子弹(这就是五金!),他们赚去黄金,却屠杀了无数的中国百姓。德国洋行一些经理人员竟是希特勒的纳粹分子。日租界内的“新旅社”竟是制造毒品的“地下工厂”。租界还是中国反动统治者的避难所。许多血腥统治中国的总统、总理、督军、省长等,一旦被赶下台,就携带家人和金银财宝住进租界。溥仪从故宫被驱逐出来,不久就住进了日租界宫岛街(今鞍山道)的“张园”(军阀张彪的住宅),并在这里由日本特务导演、酝酿了伪满洲国。租界还是侵略分子和大剥削者的天堂,其中赌场(马场、回力球场)、妓院规模巨大、设备豪华,是罪恶的乐园。

日本-東京

東京明治維新後即成為日本的實質首都所在地至今,同時也是日本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等的中心。首都圈除了東京都之外再加上千葉、神奈川、埼玉、茨城、群馬、栃木、山梨等縣。東京不但人口密集,同時也是各種物資與各類資訊的巨大集散地。除了長期作為亞洲金融、貿易等經濟活動的要地之外,近年來亦成為亞洲流行文化的傳播中心

絕對位置 東經 139.52 北緯 35.37

相對位置 位於日本本州島的東部

檢視較大的地圖


特色:While Tokyo may be a city of business people and skyscrapers, the people living here still follow traditional customs, including the celebrations and events of the New Year Holidays. We'll introduce some of these customs as well as a few popular places to see them.

丹麥-哥本哈根

哥本哈根是丹麥的首都、最大城市及最大港口,同時也是丹麥文化、經濟和政治中心。哥本哈根也是丹麥國會、政府和皇室所在地。
哥本哈根城市建立之際的名稱為「Kjøbmandehavn」,意為「商人的港口」。英語的名稱來自於低地德語-「Kopenhagen」,中文譯名也由此而來。哥本哈根擁有北歐地區最大的航空港-哥本哈根機場,是世界交通的樞紐。哥本哈根位於丹麥西蘭島東部,與瑞典的馬爾默隔厄勒海峽相望。厄勒大橋將哥本哈根和馬爾默連接起來,成為北歐地區最大的城市群。這兩座城市都位於厄勒地區,該地區是斯堪的納維亞地區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
哥本哈根市區景色秀麗,無數名勝古跡點綴其中,每年吸引上千萬人從世界各地來到哥本哈根參觀遊覽。市區隨處可見青銅雕塑使這座城市充滿著特殊的魅力,其中根據安徒生童話創作的「美人魚」銅像更是舉世聞名。

絕對位置 東經 12.35 北緯 55.40
相對位置 位於丹麥西蘭島東部 , 與瑞典的馬爾默隔海相望

檢視較大的地圖

特色:
嘉士伯藝術博物館在哥本哈根頗為著名,以「嘉士伯」命名,自然與嘉士伯啤酒有關。嘉士伯啤酒的創始人是J.C. 雅可布森(J.C.Jacobsen),他先開始在其父的釀酒廠工作,其後於一八四七年在哥本哈根西南一個郊區的小山,自行設廠生產啤酒,並以其子卡爾的名字命名為嘉士伯牌啤酒。(「嘉士伯」在丹麥語的意思是「卡爾的小山」)

卡爾.雅可布森在丹麥和國外學習釀酒技術後,于一八八二年創立了新嘉士伯釀酒公司,其後新舊公司攜手,又再與圖堡(Tuborg)公司合併,命名為嘉士伯公共有限公司。

卡爾對藝術情有獨鍾,酷愛收藏各種藝術品,尤其是法國和現代的藝術品以及來自地中海區的古代藝術品。為建立一個藝術畫廊,卡爾先後兩次將他的藝術收藏,捐獻給國家和哥本哈根市政府。後來卡爾更通過設立一個新嘉士伯基金會,為建立嘉士伯藝術博物館提供資金保障。自一九五三年以來,博物館採取自主經營營運方式,由新嘉士伯基金會、哥本哈根市政府和國家有關文化機構共同管理。

如今博物館的中央地段是一個花園,裡面有高大的棕櫚樹和亞熱帶植物,它們與羅馬石棺和現代丹麥雕塑,一起創造了和諧的氛圍。在館內豐富多采的展品中,既有古代藝術品,也有現代藝術品。

古代藝術品包括從公元前三千多年古埃及時代到五世紀古羅馬末期不同時期的雕塑品。在現代藝術品,人們可以欣賞到十九世紀以前丹麥和法國的油畫和雕塑。部份古埃及藝術品是從其他博物館長期借用,國家藝術博物館也為這個博物館提供大部份法國油畫,在新嘉士伯基金會的財力支持下,新的藝術品每年都能源源不絕有所補充。

印度-孟買

孟買是馬哈拉施特拉邦的首府 , 人口約1300萬 , 是印度及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之ㄧ , 包含鄰近郊區的孟買大都會 (人口將近2500萬 )是世界排名第六的大都會區 , 但由於人口增長率為2.2% , 因此可能再2015年競升為世界排名第四的大都會區 , 擁有天然的深水良港 , 是印度最大的海港及交通樞紐 , 承擔了印度超過一半的客運量 , 素有"西部門戶"之稱

絕對位置 東經 72.50 北緯 18.58
相對位置 馬哈拉施特拉邦西海岸外的撒爾賽特島 , 面臨阿拉伯海


檢視較大的地圖


特色:
象島石窟的《濕婆三面像》,刻劃了濕婆的各個不同側面。
象島位于印度孟買東南約九公里的阿拉伯海小島上,其歷史淵源可追溯至公元前六世紀。十六世紀葡萄牙人初抵此島,見到島上有一頭石雕大象,所以稱作「象島」。如今這座雕像已被移至孟買市區的Dr. Bhau Daji Lad 博物館的前庭。

象島有七座石窟神廟,大多是由岩石外部向內開鑿,規模宏大,猶如地下神廟。洞窟內的雕刻題材多與印度教有關,是印度石窟藝術的代表作之一。神廟奉祀的主要是濕婆神,故石窟雕刻多是表現濕婆神的傳說故事和古代印度人民的生活,有勞動和愛情的藝術作品。除濕婆神外、也包括守護神、仙女、飛天等雕塑。

最大的一座石窟神廟,建於七世紀。在石窟的門廊兩側與窟內的天然岩壁上,共有九幅巨大的高浮雕嵌板,刻劃了濕婆的各個不同側面。其中最著名的是深鑿於大殿南壁中央的巨型胸像《濕婆三面像》,高約五點五米。

一如印度的許多神祇,濕婆神能夠改變祂的形相,祂有時具有五首四臂,以觀照世界的每一部分。祂的膚色很淺,非常美麗,額上長著第三眼,濕婆神震怒時,這隻眼睛能釋放出可怕的力量。

《濕婆三面像》分別象徵宇宙創造、保存和毀滅的永恒變化。右側一面為女性,手拈蓮花,恬靜優美,呈現溫柔相;中間一面是笈多佛像,手托淨瓶,頭戴寶冠,呈現冥想相;左側一面是男性,手握毒蛇,狂暴猙獰,呈現恐怖相。

至於南壁東側的《濕婆半女像》,半男半女的造形奇特而優美。北門廊側壁的《舞蹈的濕婆》,舞姿極富節奏感。

濕婆神受到廣泛愛戴,因為死亡不過是創造的循環,事物不斷衰敗與再生,就好像冬去春來一樣。因此濕婆神亦稱為Mahadev,意思是毀滅者,同時是復生者。可惜部份雕像被當年的葡萄牙統治者胡亂開槍破壞。但整體而言,象島石窟值得一看。如今象島石窟對遊客的吸引力,已高於孟買市本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