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7日 星期三

中國-天津

天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個中央直轄市之一,位於華北地區海河的五條主要支流在此匯合流入渤海。「天津」這一典故最早出現於戰國時代楚國大詩人屈原(公元前340年至公元前278年)的詩歌名句中。這位處於逆境中的苦吟詩人,在《離騷》中寫下了「朝發軔於天津兮」這一昂揚的詩句。這段文采華美的詩歌大意是:搬開停車用的軔木吧!迎著朝陽從天津出發,就能到達我理想的頂峰崑崙之巔。「天津」流傳最廣的說法是「天子之渡口」的意思,是明朝皇帝朱棣想到自己奪取帝位成功,始發於渡過沽河,於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西曆1404年12月23日),傳諭旨「築城浚池,賜名天津」。一說來自同名星「天津(四)」。根據Google Earth的數據,天津市一直以來是中國市內人口第三多的城市,故稱天津是中國第三大城市。天津是華北平原的最低點和海河水系的匯流處,號稱「九河下梢」。屬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一月平均氣溫-6℃到-4℃,七月平均氣溫25℃到27℃,年降雨量為500~700毫米。

絕對位置 東經117.2 北緯39.1
相對位置 在華北平原東北,北屏燕山,東臨渤海

檢視較大的地圖

特色:租界是资本主义列强国家(包括老牌封建帝国与资本主义演化而成帝国主义的西方国家)侵占殖民地和经济掠夺的产物。对于天津的旧租界,常人有两种模湖认识:一是只有天津有租界,至少天津租界出现最早;二是八国联军入侵,就有八国租界。非是。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11月29日,英领事与“苏松太道”划定上海英租界地,是为帝国主义在我国强划租界之始。天津是在咸丰十年(1860)9月11日签订《中英续增条约》时,规定“天津郡城海口作为通商之埠”,准许英国人“在此居住贸易”,比上海晚了十多年。

  第二天法国与清廷也签订了“续增条约”:“直隶之天津府,克日通商,与别口(按指其它口岸)无异。”当年,在海河西岸紫竹林村以南一带强占了英租界;紫竹林村以北一带,划为法租界。不久,美国又逼上梁山清廷在英租界之南划为美租界。在晚清时,英法租界都有曾进行扩张,美国则放弃了租界的管辖。

  日清甲午战争(1895)之后,德国、日本在津又强划了租界。

  1900年,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占领天津,俄、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也先后强占了租界地。此时,天津共有九国租界。到光绪二十八年(1902)美租界自行交入英租界。昏庸的清政府竟在10月23日予以承认。这样,天津才由九国租界地变成八个租界。

  租界成了西方国家入侵的桥头堡,也是威胁京都的“基地”。表面上看,“开埠”“通商”这些中性词毫无恶意,实际上掩盖不住内中的不平等关系。中国为什么不能到入侵国家开埠或通商呢?实际上,开埠与通商就是“侵略”的合法化与公开化。租界地,也就是帝国主义国家在我国的“国中之国”,他们享有自治权、司法权。租界内设有“工部局”,从名称看,毫无政治意义,仅仅是负责地区(租界)的建设性业务。实际上却是租界内的统治机构,全由外国人发号施令,对中国主权疯狂践踏。他们在租界内开设洋行、银行,成了经济侵略的吸血管道;又倾销侵略国家的商品、军火、甚至毒品。德国礼和洋行内的“五金部”业务,竟有军火生意,向中国军阀销售了大批的枪炮子弹(这就是五金!),他们赚去黄金,却屠杀了无数的中国百姓。德国洋行一些经理人员竟是希特勒的纳粹分子。日租界内的“新旅社”竟是制造毒品的“地下工厂”。租界还是中国反动统治者的避难所。许多血腥统治中国的总统、总理、督军、省长等,一旦被赶下台,就携带家人和金银财宝住进租界。溥仪从故宫被驱逐出来,不久就住进了日租界宫岛街(今鞍山道)的“张园”(军阀张彪的住宅),并在这里由日本特务导演、酝酿了伪满洲国。租界还是侵略分子和大剥削者的天堂,其中赌场(马场、回力球场)、妓院规模巨大、设备豪华,是罪恶的乐园。

沒有留言: